德盈地产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电话
首页
走进德盈
新闻资讯
业务领域
经典案例
联系方式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视点
pic-049.jpg (402 bytes)
 公司动态   Company
 行业视点   View
 大事记     Record
 视频专区   Video
联系方式

政策突变!孩子上学先上房本?是对症下药还是急病乱医?

来源:德盈地产 作者:德盈地产 人气: 时间:2021-4-10

3月25日,上海浦东区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前滩学校(该校是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下文简称“华二前滩”),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2021年小学部招生公告,这份小学部的招生简章里明确提到适龄儿童的入学顺位:

第一档:户主为适龄儿童本人或者其父母,且适龄儿童本人为房屋产权人(单独所有)或者适龄儿童及其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房屋产权人(共同共有)。

图片

图片

消息一出,部分已经买了华二前滩的学区房家长炸锅了!
中国经济周刊随即报道称,“华二学区弯道超车立马第一档顺位!”

为什么说华二学区出现弯道超车了呢?
原来根据之前的入学规则,只要父母的名字在房本上,孩子跟父母双方,或者一方的户口在房子上,简称人户一致,就是第一顺位,重点是孩子不用上房本!


但是最新的政策是,孩子入学想排在第一顺位,就要给孩子上房本,房本上要加上孩子的名字!


该政策还规定:户籍迁入日期,产证上的登记日期截至到2021年4月23日。这就意味着房本上没有孩子名字的家长想要把顺位提前,就要在看到消息后,立刻去在房本上加孩子的名字,但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操作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大多数家庭根本就来不及操作!


再深层次去分析这个政策,有两个关键点:孩子和房本。


我们能理解出台政策的目的是出于调整有限学位资源,保证大多数的孩子能有较为公平的上学机会。但我们又不能理解,维持教育平衡却要在房本上加上孩子的姓名!把孩子也绑到那个沉甸甸的红本子上。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学区房调控政策是对症下药还是急病乱医?


然而,上海的学区房问题并不是个案,学区房问题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反复上演。


图片

学区房之风蔓延全国

学校,原本同交通、商业、医疗等一样,属于房子周边的配套。


但由于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不同城市之间,城市中的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导致教育资源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甚至发生了教育垄断,强校越来越强,弱校一直赶不上。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上好学校,纷纷挤到优质学校周边买房子。


然而,房子的数量是固定的,优质学校的房子就那么多,当供不应求时,出现了卖房市场,谁出的价格高,房子就卖给谁!于是,房子周边的学校不再仅仅是配套,渐变成了摇钱树,成了房地产的衍生品。


1、学区房概念初现

起初,学区房问题只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的这样的超一线城市。


以北京为例,早在2016年,环球时报就曾报道过北京金融街的天价学区房,旁边是金融街学区有名的优质校——实验二小。


金融街南部边缘的胡同里,曾经34万一平米的天价纪录,早已泯然于过去,取而代之的是40万一平米。


之所以出现的天价房子,是因为胡同里的平房总价便宜,但面积小,单价就高了。不过北京其他地方的房子只要沾上学区房三字,价格也都不低。


从早前西城的德胜月坛到陶白,东城的和平里,到海淀的海淀学区和中关村学区,朝阳的朝外系、人大附朝阳系等,这些学校周边的房子价格无一例外的都非常高,平均单价至少10万+,并且价格还在攀升。


图片

图片

图:近期热门的知春路地区房价还有上升趋势


深圳的教育资源紧张问题是一直是共识的,尽管政府在不断地修建学校,引进名校,高薪聘请老师,但还是不能解决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学区房的价格也一涨再涨。


有媒体报导,以深圳罗湖地区的愉天小区为例,由于户型面积小,带深圳中学初中部和翠北小学双优质学位,而且带有可能的拆迁概念,一直是学区房投资者关注的小区。


3月份该小区的二手房成交参考价为每平方米98800元,但一套35平方米的房源业主挂牌价已经高达670万元,折合约每平方米19万元。20年5月同户型的成交价还在465万元左右,前年同户型的成交价还在每平方米9万元,涨幅非常惊人。


2、学区房概念不再是超一线城市的”专属“

近几年,学区房不再是北上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专属”,像杭州,武汉、合肥、沈阳,甚至以低价房“出名”的鹤岗也出现了学区房的概念!


2021年初,合肥市政府收到网友投诉信件称,2020年合肥房价暴涨,主要原因是20多平到50平的小户型从三到四万一平炒作到7万一平方,这么小的户型频繁买卖,完完全全就是炒作学区概念,建议取消小户型房产入学资格。


都说东北黑龙江鹤岗的房价低,三四万就能买套房,但如果这个房子旁边有个不错的学校,价格立马翻几倍。


图片

学区房调控政策频出


目前,社会上各方对学区房价格不断上涨背后的原因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主要观点可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观点一:中介夸大宣传,业主串通中介暗中涨价;自媒体疯狂炒作;教育机构联合学校推波助澜。


观点二:在2016-2017年前后开放二胎,到了2023-2024年左右适龄儿童变多,但部分地区,特别是优质学校的学位有限,教育资源跟不上,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上学排位靠前,只能早做准备,提前购买学区房!


观点三:买学区房的家长们已经都是成年人,有独立判断的意识,做决定不会单纯受因为中介、媒体、教育机构的影响,但会受到周边人的感染,同事、同学、亲戚朋友中很多人都在买学区房,还没买学区房的家长很难不心动。


并且这些年学区房价格一路上涨,买学区房也是个不错的投资,不仅让孩子上好学校,等学校名额用完了,还可以卖了赚一笔,何乐而不为呢。


针对以上几点原因,各地教育部门联合当地住建委对学区房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采取了一些列措施。


1、北京打击中介炒房

4月2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炒作学区房行为,市住建委会同相关部门对海淀区万柳、翠微,西城区德胜、金融街,东城区交道口等价格快速上涨区域进行专项执法检查。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对于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从严处罚,直至“停店、停网、停业”,即:要求门店暂停营业整改、暂停企业房源发布、暂停区域新代理网签、直至清出市场等多种方式进行打击,坚持露头就打、逢炒必办。


2、合肥教委对入学规则做出调整


4月初,合肥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教育方面规定:自2021年新入学起,实行同一套住房,6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小学1个学位,3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初中1个学位,多胞胎、二孩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情形的除外。


3、重庆整治新房销售与学区挂钩,加大教育的投入


3月份,重庆市渝北区开始了对新房销售宣传学位房现象进行整治,检查楼盘与学校挂钩的违规情况,检查开发商利用楼盘和名校学区学位挂钩,高溢价卖房等情况。


图片

图片

图:九龙坡区拟将育才成功学校等3所“公参民”学校转设为公办学校


同时,为缓解教育资源紧张问题,重庆渝北、南岸、巴南、沙坪坝、九龙坡、北碚等多区已陆续实行“公参民”整顿学校,目前在这些地区的政府官网可以看到最新的进展信息。


注:“公参民”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学校。这种学校的特点就是利用公办学校的知名度和教学资源开办民办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名校办民校”。


除了以上这些城市,上海,深圳,广州,武汉等城市也陆续针对学区房问题开展整顿,出台相关政策做出调控,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图片

如何才能让学区房的价格回归理性


回到文章开头孩子入学要先上房本的问题,即使入学报名截止时间充足,华二前滩原有第一顺位学区的家长如果想重新第一顺位,也面临着两个难题:


第一、有大量贷款(公积金或者商贷)在还的家庭,想要加名字,必须先还清贷款,否则银行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不会同意添加未成年子女的名字。


如果一定想要加上孩子名字,必须筹措到大笔资金把贷款先还上,这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又是一个难题!


第二、有的家庭没有贷款问题的困扰,但根据税收政策,加上子女名字则要交数十万税费,如果想让孩子排在第一顺位,要再多付出一部分金钱!


华二前滩2021年的入学政策的规定或许可以调节紧张的学位问题,但是以后购房的家长们呢,会不会在买房时又多加了一份思考,要不要房本上加上孩子的姓名,但想要加孩子的姓名必须全款买房!


全款买房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这又无形中增加了家庭买学区房的压力!学区房过热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很多家庭又可能迫于无奈去找其他的方式全款买房!


再进一步思考,华二前滩的这个政策会不会引起上海其他学校的效仿?会不会引起其他城市的效仿?


2021年4月,半月谈21年第四期发文标题为:学区房,管不住?文章指出,目前教育出现的“内卷”,光靠管,是管不住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区房的价格回归理性?


唯一的解决之道还是要大力发展教育。

我们能够相信未来政府会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建立更多优质的学校,培养更多有责任,教学水平过硬的老师,妥善解决目前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但我们更希望这个时间不要等太久,因为教育问题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只有教育不平衡问题彻底解决,居高不下的学区房价格才能够真正的降下来!

上一篇:最新信号!中央再提房产税,两大试点城市落 下一篇:没有了
扫描二维码关注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