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们总结了一众嘉宾对于后开发时代三大领域的核心判断,希望对你的未来破局有帮助。
一、关于大健康地产
陈东升: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一定会到来
陈东升,中国企业家,泰康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横跨金融保险、艺术拍卖、物流领域,且均已成为行业翘楚。
陈东升判断未来金字塔型的人口结构将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低生育长寿命的柱状结构,即我国逐渐步入了长寿时代。中国大健康产业会继房地产、汽车之后成为一个最大的支柱产业,陈东升先生认为十年后大健康产业将会成为中国最大的超过房地产和汽车的一个产业。目前泰康人寿已经投入建设了养老社区,实现“保险产品+医养社区”的跨界。产品设计就是用客户购买保险的资金建全国连锁的养老社区,客户老年之后可以在社区养老就医,形成闭环。实现医疗体系、养老体系、康复体系、终极关怀体系全流程覆盖。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一个将虚拟的金融保险和实体医疗服务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谢俊明:最大的期待是创个百年老院
谢俊明,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亚洲医疗集团董事长,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武汉亚心总医院董事长。
谢俊明从汉港大厦、亚洲大酒店到亚洲心脏病医院,每一项投资都非常成功。尤其在此次疫情中,亚洲心脏病医院是武汉第一批设立接收新冠肺炎患者发热门诊的医院,是武汉第一家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民营定点医院。医院表现受到了各界认可,取得了患者信任、政府支持、同行认可的好成绩。
从传统地产到医疗地产的转型中,谢俊明的定位更加清晰:做中国最好的民营医疗机构,全副身心关注医疗发展。目前谢俊明已经与联想合作,进入新时代地产“互联网+”的新业态,社区医院的模式也正在进入实践中。作为政协委员,谢俊明也建议道,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应更多地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机构的发展,从而成为公立医院的有力补充。
潘锡源:立志打造国际医疗健康+商业中心
潘锡源,新加坡鹏瑞利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副董事长兼总裁,鹏瑞利中国商用信托管理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裁。
潘锡源拥有 20 多年房地产行业相关的从业经验,涉足各种资产类别的物业投资、开发和管理以及私人和上市房地产基金设立和管理。其目标在于建立更加完善的医疗+商业生态链,目前集团在中国已经运营的综合体项目有四个,将在成都打造一站式医疗健康综合体,并将此模式推向全国。
目前成都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采用了“MEDICAL MALL”的形式,位于成都东站西广场北侧,总建筑面积 28 万平方米。汇集综合医院、专科诊所、月子中心、整形医院、康复医院、影像中心、餐饮美食、时尚服饰、休闲娱乐、生活配套、健身美体等于一体,后期还会引进出行服务、教育培训、妇女儿童医院等。这种模式是地产项目中新增一个亮点,将大健康产业与地产业进行结合,为大健康发展呈现一种新业态。
二、关于不动产科技
彭永东:信息质量是服务者价值时代的关键
彭永东,贝壳找房CEO、链家网CEO。
彭永东把房地产的发展历程概括为两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生产资料价值时代,为解决住房短缺而大规模建设,土地、资金的价值对生产极为重要。第二个时代是信息价值时代,住房告别短缺,由数量扩张向存量流通转变,在存量房屋流通中,信息将人和房屋进行串联,实现了更高效的匹配。而中国房地产将进入服务者价值时代。
彭永东分析,中国的互联网平台是连接服务者的载体,互联网的信息透明和无差别分享,在提供优质信息内容的同时,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重塑了人房关系。同时,互联网平台的共享规则机制能够将不同领域的服务者整合起来,形成一套共享共治体系,为参与的服务者赋能,加快行业进化迭代。
王翔:智能家居改善生活品质的市场机会已经到来
王翔,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
小米已经远远不是一家只提供智能手机的企业了,而是一个专注用户体验、有硬件能力的互联网企业。未来有非常多的领域都能够应用到人工智能 AI 的技术,例如房地产与智能家具的结合,下开发商在比拼楼盘质量、户型环境之外,更将眼光转移到了如何提高用户体验上面。当楼盘加入高科技,不仅提升了楼盘自身的价值、满足了消费者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更便于高效便捷的物业管理。不仅是住宅地产,还有商业地产,都希望能给用户加上一些智能的色彩,对一系列智能家居都有非常多的需求。
万超:智慧方案为地产行业提供“数字水电瓦”
万超,腾讯云副总裁,负责腾讯云智慧建筑的管理工作。
传统房地产商存在运营效率不高、物业管理不佳等问题而烦恼。腾讯作为互联网企业,利用智慧科技为房地产行业带来了新变化。万超希望利用腾讯提供的智慧方案,提升地产空间的价值,为用户创造全景式的创新体验。腾讯发布的智慧地产解决方案囊括三大技术能力,分别是腾讯微瓴物联网操作系统、腾讯数字中台,以及腾讯海纳智慧社区开放平台。通过这套解决方案,地产行业不再局限于“地”上,云端的技术让地产成为永远在线的智能综合体。无论是在建设、管理或是优化住户体验上,都得到智能化提升。从而帮助地产商降本增效,为住户提供更聪明、更人性化的体验。
三、关于资产运营
罗臻毓:当下房地产的关键是资产管理和物业增值
罗臻毓,凯德集团总裁兼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罗臻毓认为中国房地产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快速增长期已经过去,现在是真正做房地产的时代。以往房地产企业囤地三、五年后再把地卖掉的策略占用的资金量大,成本也较高,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的房地产行业,所有的开发商都面临转型。罗臻毓认为,当下做房地产更为重要的是资产“增值”。通过长期持有物业,靠开发商的运作和经营,实现增值,赚取利润。另外罗臻毓希望中国更加开放 REITs,并指出如果长期持有大型物业,房地产企业与资本市场挂钩、证券化或者比较长期的资金安排是必须的。以全球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中国中长期的市场有不错的趋势,凯德将来也会在条件允许下,在中国发行房地产信托基金上市。
陈星德:公募REITs开辟万亿资产配置新蓝海
陈星德,德邦基金总经理、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资产证券化业务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
陈星德先生认为公募 REITs 在现阶段推出的原因,一方面因为不动产领域由建设时代进入了存量时代,存量时代必然要对存量资产的盘活以及精细化运营产生要求。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投资压力,特别是地方负债越来越多之下,也要寻找新的融资来源。陈星德预计,随着市场的开放,中国有这么大的不动产存量,REITs 将是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甚至很可能会成为 REITs 的国际金融中心。
项铭:专业底层资产管理工具支撑精细化运营
项铭,匠人科技创始人兼 CEO。
项铭认为房地产行业已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商业地产更加如此。在以往房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习惯了简单粗放的运营模式,忽视了资管运营的价值。而在当下地产行业进入新时代,房企面对大量的人流数据、财务数据,要做到资管的精细化需要借助大数据和智能管理系统,需要专业的底层资产管理工具来支撑管理系统化、信息化,从而实现精细化运营。这个行业需要有更多的智能系统和智能设备来辅助专业人才深耕商办资产运营管理,从而用更加专业化的崭新面貌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