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楼市调控收紧趋势已经出现,全国多个城市陆续出台新政。
但今天不是给大家分析,看腻了的调控政策,而是通过对真实置业家庭的调查,得出的颇具参考价值的——全国城市居民的置业意愿。
7月底,中指调查对全国城市居民的置业意愿调查,并基于调查数据形成分析报告。本次调查共计收集问卷超过10000份,整理分析后,有以下几组数据颇引人关注:
【1】要不要买房,各城市的人都是怎么想的?
从全国范围看,79%的受访者表示有买首套、二套的购房计划,相比于6月份,这一比例增加了4个百分点,全国置业需求正在持续恢复。

从城市群的角度看,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中游、京津冀区域的受访者中,超80%的购房者有买房的打算,比上月增加了8%~9%。
按城市等级划分,一线城市购房需求最旺盛,88%的人打算买房,二线有83%,三四线有74%,县城居民的购房意愿最低,仅一半的人有置业计划。
【2】什么时候买房?不同城市想法差异大
全国范围内,12%的受访者计划在半年内买房。

一线城市有17%的人计划半年内购房,这个比例高于整体水平,二线城市仍维持12%,三四线比较差,市场观望情绪比较强。

【3】购房意愿变化大,调控影响是主因
从全国范围看,半数的人表示购房意愿比上个月更强了。
其中,一线城市有67%受访者表示本月的购房意愿更强烈了,这一比例远超其他类型城市。

此外,珠三角地区,因为深圳调控加强,居民置业意愿有小幅度下滑。
不是对刚需友好,打击炒房么?怎么想买房的人还变少了?
或许因为这次调控太严格,一部分人“房票”都没有了,还怎么买房。但长期看,调控从严、坚持“房住不炒”非常重要,不仅能降低刚需买房难度,保障有所居,也能提高城市竞争力,让人才更容易留下来。
【4】购房区域选择,一二线仍是主流
在“购房选哪里”这个问题中,近八成的人选择了一二线城市,其中计划在珠三角、京津冀购房的人更多了。

坚守一二线,是笔者一直强调的房产投资原则。在昨天的文章中,还给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不必强行挤进北上广深,几大都市圈同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目前脱颖而出的是珠三角和京津冀,未来更多环绕强发展城市的都市圈,将成为人们定居购房的首选。
【5】政策走向预测,近半数认为还要收紧调控
在政策预期方面,估计调控会继续收紧的人,从上月的30%多增长到了45%,算是大幅度上涨。

7月,深圳、杭州、东莞、宁波等城市陆续收紧调控;同月,中央召开10城市座谈会,重申并强调了中央坚持“房住不炒”的决心。
长三角、珠三角几个城市的调控,也让这两个区域超过半数的购房者认为下半年调控趋紧。

这其中有个数据值得单独一说。
7月,预期调控政策继续收紧的受访者中,有63%的人表示“置业意愿比上个月更强了”。

这说明,政策收紧虽然让一些人丢掉了购房资格,但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调控收紧确实是一个购房的好机会。少了“炒房客”在市场上竞争,刚需们会加快购房的步伐。
【6】房价预测,认为要涨的人变多了
7月份还认为房价会跌的人更少了,仅有17%;认为房价会涨的人变多了,占比35%;占比最大的还是认为房价平稳的人,有43%。

希望房价平稳不仅是购房者的期望,也是高层调控的目标。
7月调控的城市都是在5、6月涨势突出的城市,市场热度也非常高,排队购房、“万人摇号”频频出现,炒作的情绪很浓。
【7】
7月份以后楼市的政策开始逐渐从“偏松”向“偏紧”转变,疫情期间的扶持政策已经适可而止。这一个月,各地调控频出、高层多次表态,也证明了,避免出现房地产泡沫化才是长期目标。
此外,政策对炒房、投机的打击越来越不遗余力,不仅用上了“限售、限购”的调控政策,央行和银保监会也在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同时,对刚需的扶持也被明明白白的搬到了台面上,优先购房、50%的摇号房源。
属于刚需购房的好时候,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