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强调一个问题,房地产市场走势无法预测,因为,天气变化,风雷激荡,全看政策。
人口政策最长效,土地政策最温和,金融政策最敏感。突然之间,提高首付比例,刹车公积金买房,销售自然影响;突然之间,大量供给高地价土地,开盘量大增,销售会受影响;突然之间,人口政策收紧,人口净增变成人口净流出,销售也会受影响。
因此,金融政策提高,土地政策放松,人口政策收紧,房地产市场自然走的十分艰辛。但好的一点是,大家在经过多年教训之后,已经很少有人敢于玩废,大部分都是高高拿起,缓缓拍落!
现象一:媒体报道某个项目降价
第二季度房企资金链十分紧张,融资成本高昂,因此,快速出货收拢现金流十分紧要,不排除某些房企会降价提高首付,会被部分媒体断章取义。实际情况,已经出现了某五百强房企把九千多的房子下降到七千多,要求全款付清,结果一百多套数百人抢购。
现象二:收房问题会集中爆发
所谓收房问题会集中爆发,并不仅仅是说交房精装质量让客户难以接受,也包括小区承诺的幼儿园、商业、景观等失踪,客户闹维权,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房子被抵押收不了房,这种情况就比较尴尬了。最近一些房企已经出现了,建议购房者提前查房,以免事到临头被强势交房。
现象三:土地市场体温下降
因为政府第二季度金融收紧,抑制房企滥发债、滥贷款、滥拍地,因此,房企资金链紧张,即便把乙方付款全部停掉,也不够拍地,就会收缩拿地。还有一些为了自救,已经开始卖地,或者是转让项目,典型就是泰禾、新城控股,做战略上的收缩。
现象四:私营企业摘地越来越少
因为资金成本和资金渠道不一样,导致私企摘地变得情绪冷淡,准确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国企、央企摘地情绪却异常高涨,大有“托盘”之势,而且屡拍高价地,这一点全国都一样。最明显便是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高科、天地源、紫薇、金泰恒业、西安建工等摘地,手笔可见一斑。
现象五:建筑质量问题会频发
去年,就有人喊这一轮限购期内盖的房子,质量是最差的,其实,再差也差不过前几年的城改房、安置房,但价格能一样吗?极限盈利之下,房企普遍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听着很新,其实很糟心。2019年多个品牌房企爆出楼顶掉沙、墙体开裂、发霉装修,其实都反映了这些,不去赘述,数量太多。
现象六:620政策威力变大
目前620政策满月,人们还感觉不到楼市变化,大华、万科等房企的便宜房,还支撑着楼市热度,但镰刀飞舞,韭菜变少,能不落空吗?随着限购区购房人数变少,购买力劣质化,市场将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客户资源将变得稀缺。当然,西安官方也很聪明,一直稀缺供给,就是客户变少,房子也变少了,楼市越走越平。
现象七:涨跌出现“阴阳脸”
越往后,市场分裂越严重,主城区核心地段继续涨,郊区没规划的地方要微跌。因为主城区供给少、需求大,新开发区供给大、需求小。因此,越往后市场越分裂,有人说西安楼市跌了,有人说西安楼市涨了,都没说错,都是片面看问题,当然,这也反映了楼市“阴阳脸”。
现象八:三年清零变成救命药
市场越到最后,购买力越稀缺,如何刺激市场购买力是关键问题!但新一线城市普遍降温,西安还能够持续保持体温吗?有可能。西安不是没有反扑之力,比起杭州、郑州、天津等地已经大规模拆迁完毕,西安还没有开始大规模拆迁,这是上一任留下的续命丸,数万亿存量资产,无论是换先进产业,还是换发展资金,需要在关键时候,一阵猛输出。
现象九:抢人大战政策变化
进入2019年,现在已经很久没有公布过新西安人进入情况了,原因既有其他大城市分割人口份额,也有政策药效的逐渐减退。但为了满足2020年官方任务,西安也要考虑刺激人口政策。而且人口政策是最好的楼市调节手段,既然上海可以“以房控人”,中 低收入家庭溢出;西安为什么不可以“以房留人”,将中低收入家庭收入。
现象十:大牌联合开发会变多
连续三年多热销,一部分房企的储备用地已经见底,要么去西咸,要么去咸阳,或者联合开发。参考2019年上半年销售榜,就可以看到一些房企因为没储备用地,销售力见长,土地资源不足,只能在高端业态上孤注一掷。这些房企将是未来联合开发的第一阵营,央企、本土房企联合,通过联营、代建、代销的形式走到一起。
从上述分析来看,市场仍然是一片混沌,数据可以反映部分,却不能涵盖全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房企资金链变紧张的时候,他们会提前考虑促销。
也就是说未来半年,购房者可能会享受到一定折扣,或者一定的赠送等等,尝到一些甜头。但必须提醒一下,这种优惠非常短暂,因为性价比楼盘很少,各家货值都不足,因此,谨慎把握。
还有就是,这种优惠相当于冬季老款打折,还是把涨上去的给个折扣返回来,或者,干脆不涨价坐等平销。
周末花点时间去踩盘,基本上一周了解行情,一个月搞清楚状况,也就不用再担心被连哄带骗了!
|